今天,我们邀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贾峰先生,计量处处长赵风勇先生,介绍全省计量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家好!首先很谢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就计量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有关情况,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计量是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质量控制的基础。生产、生活、贸易、科研等每个方面不能离开准确可靠的计量。在工业发达国家,计量测试与原材料、工艺装备一起并称为现代工业生产的三大要素。可以说没有准确可靠的计量,就没有现代产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近年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计量作为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纳入各市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建立山东省计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推动计量协同共治和改革创新,为推动山东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是计量标准体系建设日益完善,为服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聚焦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社会管理、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质量安全、医疗卫生、民生保障等领域,加强量值传递溯源能力建设。全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12145项,位居全国首位。大口径流量计量、蒸汽计量、电能计量、医学计量、化学计量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围绕服务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新建高水平无线电、声学、光学、长度、力学、热学类计量标准160余项。制定实施地方计量技术规范45项。基本建立了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计量标准体系。每年平均检定、校准各类计量器具700万台件,其中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00余万件,为各类市场主体免收强制检定费用3.2亿元,有力保证了全省量值统一和准确可靠,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计量保障。
二是计量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为产业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只有测得出、才能造得出,只有测得准、才能造得精。围绕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和产业基础优化升级,大力推动计量与产业深度融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产业链、全溯源链、全生命周期”和“前瞻性”的“三全一前”计量测试服务。在节能家电、碳纤维复合材料、核电核岛装备、环境监测仪器、高速列车等产业领域建设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5个,位居全国第二位。在氢能、冶金、轨道交通、汽车零部件、水资源装备等产业领域建设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7个。建立产业计量测试联盟5个。扎实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累计帮扶中小企业1.6万余家,着力解决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计量测试瓶颈问题,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三是计量服务节能降耗成效凸显,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准确可靠的能源资源计量数据,是节能降耗的基础依据,能耗双控、控制“两高”离不开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与运用。我省全面落实《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国家强制性标准,对1535家用能单位开展能源计量审查,推动用能单位能源在线计量监测系统建设,加强能耗计量采集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全省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达标率达到100%。强化能效水效产品标识管理,开展能效标识、水效标识专项检查行动。在自贸试验区创新开展基于“在线监测+抽样检定”的智能电能表检定周期延期轮换改革试点,减少资源浪费,促进绿色发展。全省6家企业入选全国能源资源计量示范项目,18家企业成为全国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
四是计量服务民生扎实有效,为社会治理做出了积极贡献。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计量惠民系列行动。加大计量宣传力度,倡导诚信计量意识,组织开展百万市场主体“诚信计量、放心消费”承诺践诺,全省113万家市场主体参与活动,营造良好计量消费环境。组织民生计量进企业、进社区、进商场、进学校、进加油站等“五进”活动,出动计量便民检测车,组织计量惠民服务队,开展计量免费咨询和检测服务,免费检测血压计、眼镜、电子计价秤等计量器具10万余件。持续组织开展医疗卫生单位、眼镜制配场所、集贸市场、餐饮单位、加油站、粮食收购领域等计量监督检查,开展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专项抽查,全面落实计量投诉举报24小时回应机制,依法打击计量违法行为。全省监督检查涉及民生的医疗卫生、眼镜制配、贸易结算用计量器具31.2万台件,查办各类计量违法案件1017 起,以精准计量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青少年视力健康,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下一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视察山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三个走在前”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计量事业改革创新,更好地服务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一要持续加强计量服务能力建设。把握好计量量子化变革的重大机遇,紧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健全完善计量体系和计量能力,填补新一代信息制造业、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计量标准空白,新建、改造、提升社会公用计量标准400项以上,制定发布计量技术规范30项以上,加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建设,支持计量测试高技术服务业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稳固的计量基础支撑。
二要深入推进能源资源计量工作。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提升碳计量支撑能力,实施碳计量重点工程,建立健全碳排放计量标准体系,促进碳排放实测技术研发和应用。扎实推进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能源计量审查,实现全省1753家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全覆盖。继续推动智能电能表状态延期轮换工作,加强汽车充电桩检定方法技术研究和应用,促进节能降耗和绿色发展,服务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三要不断提升产业计量工作水平。制定出台《山东省企业计量促进办法》,编制发布计量创新案例100例,鼓励、支持企业加强计量基础建设,建立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夯实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水资源计量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氢能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磁悬浮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内燃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核电核岛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推动计量测试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黄河水资源节约利用和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要进一步抓好民生计量工作。深化计量“放管服”改革,简化计量行政许可事项,加强计量法制监管,强化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监测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管理,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和健康安全。持续开展民生计量专项行动,制定出台数字指示秤和加油机管理办法,严厉打击计量作弊、缺斤短两、净含量不足等违法违规行为,重点组织开展医疗机构、眼镜验配场所、集贸市场、粮食收购、加油机以及定量包装计量专项检查,常态化开展“计量惠民”服务。
计量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需要多部门协调联动。为合力推进全省计量工作,更好发挥计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我省建立了计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12个与计量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组成。下一步,联席会议将在以下几方面发挥好作用:一是推动计量工作多元共治。协调制定、实施重要计量政策,协调解决计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计量在各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计量工作服务效能。二是推动构建统一计量体系。加强综合管理与行业管理的互联互通,协调建立有关计量工作制度,统筹推进计量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计量资源共建共享共用。三是推动计量工作创新发展。深化计量技术机构与专业科研机构合作,推动高端计量装备和重点实验室开放共享,推动计量科技协同创新,提升计量技术支撑能力和水平。
计量器具是实施计量的载体和工具。为保证计量量值准确可靠,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对涉及国计民生的计量器具实施强制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对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监测方面并纳入国家《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的计量器具实施强制检定。目前,纳入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共有44种,其中就包括涉及民生的“一机二器四表”,即:加油机、衡器、出租汽车计价器、电能表、水表、燃气表、热量表,粮食购销用的谷物容重器、水分测定仪,医疗卫生用的血压计、X光机、心脑电图仪、CT机,眼镜制配用的验光仪、屈光度计等等。对这些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需要接受周期强制检定或者安装前首次强制检定。目前,国家对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实行免收费政策。对其他工作用的计量器具,使用者可自行选择非强制检定或者校准的方式,保证计量器具量值准确。
目前,我省已经建立起县为基础、市级健全、省级兜底的强制检定计量体系,实现了强检能力100%全覆盖。通过落实企业强制检定申请主体责任、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责任、政府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加强强检计量器具监督管理。比如,2021年检查眼镜制配场所2751家,抽查验光仪等强检计量器具8600台(件),查处应检未检等计量违法行为63起。目前,加油机、出租汽车计价器等强制检定计量器具都在明显位置粘贴强制检定合格绿色标志。人民群众遇到或发现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未经检定使用或者利用计量器具实施作弊的计量违法行为,请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或12345投诉举报热线反映,市场监管部门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定量包装商品是指以销售为目的,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体积、长度、面积、计数等标识内容的预包装商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定量包装商品在商品市场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比如与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的食品、化妆品等绝大多数都是定量包装商品。在给市场交易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计量监管提出了要求。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定量包装商品应当在其商品包装的显著位置正确、清晰地标注净含量,即除去包装容器和其他包装材料后商品的实际含量,同时对单件商品净含量偏差和批量商品平均净含量偏差作出了法定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十分重视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将其列入“双随机、一公开”重点事项,每年组织开展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抽查。2021年,围绕“米、面、奶、油”等民生商品,抽查 8类定量包装商品、1487家生产企业、3672批次产品,净含量合格率97.1%。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计量监督抽查和后处理工作力度。消费者发现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不足等问题的,可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或12345热线投诉举报。
另外,为鼓励定量包装商品生产者提高计量保证能力,保证计量诚信,引导消费,国家对定量包装商品实施“C”标志制度: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对其计量保证能力进行自我声明并经确认后,企业即可在其生产的定量包装商品上使用全国统一的计量保证能力合格标志,即“C”标志。目前,我省采用“C”标志的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已达117家。具有“C”标志定量包装商品,表明其净含量是有保证的,消费者可据此放心选购。
进入新发展阶段,精准计量对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支撑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目前,我省共建立各类计量标准12145项,其中社会公用计量标准5507项,企业和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6638项。这些计量标准大多服务于轻工、机械、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海洋等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计量标准还比较少,有的还存在空白。并且计量标准的建设不平衡,欠发达地区和中小企业计量体系相对较弱。下一步,我们将强化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加快建立与服务我省重大战略和创新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计量体系。一是加快计量标准建设。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加强极大量、极小量、化学量、生物量、动态量、多参量等领域计量标准建设、标准物质研制和计量技术研究,全面提升计量服务品质能级,为十强产业发展提供可靠量值溯源保障和精准量值服务。二是充分发挥部门、地方、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和作用,推进计量技术机构分级评价,着力完善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协调推进机制,形成计量标准共建、共治、共享的建设格局。三是编制我省计量体系和能力指数分析报告,引导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提升计量标准整体能力和供给水平。四是加强与国家计量院的合作,吸引高精尖计量项目落户山东,填补我省关键量值溯源链建设空白。“十四五” 期间,争取新建计量标准400项以上,研究标准物质200项以上,编制计量技术规范30项以上。
计量是现代工业的“眼睛” 和“神经”。当前,我国制造业同世界工业强国相比、同高水平发展要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在产业基础发展方面,企业对计量技术进步和升级发展的需求十分迫切。加强产业计量体系和能力建设,对加快产业基础再造、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是促进计量与产业基础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我省已经布局建设12个国家和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实施产业计量基础再造工程、推动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比如国家高速列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通过梳理分析上下游产业链276项关键测量参数,研究开发出轴承专用测量设备,提高车轮轴承质量检测效率30%。二是助力产业创新发展。比如国家碳纤维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开发先进在线测控技术,有效解决凝固浴浓度精准测控问题,助力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技术新突破。三是整合产业优势资源。比如国家核电核岛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通过组建产业计量测试联盟,汇集上下游产业链70%龙头企业,推动产业计量广泛应用。下一步,我省将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能源、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等等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加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规划和建设。“十四五”期间,争取再建设国家级、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0个以上。
计量是实现碳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重要技术支撑。我国去年向世界宣布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表,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了“1+N”的实施要求,“N”个要求之一就是要建立健全碳计量标准体系。我们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强能源计量工作,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一是继续深入开展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指导、督促用能单位依照国家标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合节能主管部门做好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支撑。二是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高耗能、高排放”(“两高”)行业计量体系建设的办法,加快配齐有关监测计量器具,协同建立“两高”行业立体化监测体系。三是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加强企业水电气等能源资源计量数据、污染物排放数据、能耗在线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四是建立以能源计量器具、能源计量数据、能源计量审查为基础的碳排放计量技术、服务、管理体系,加强碳排放计量方法和实测技术的研究应用,一同推动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别的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宣传处陈萍,联系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