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号上午,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在北京举办。据悉此次论坛主题为“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主办,吸引了来自中农办、农业部、科技部、水利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等相关部委和来自十多个省市的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参会。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中科院副院长张涛、农业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叶贞琴等出席会议并围绕相关主题做了权威精彩的报告。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科学技术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就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目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看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这其中,科技的贡献不容低估。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功能农业则是新兴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个代表,比如说富硒类的功能农业势在必行。
“促进农产品的供给品种和质量,更加契合消费的需要,使农业的供需关系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着重发力的一个方面,也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那这一点要实现最其实是靠科技,如果说我们的科技都是处在一个跟随一个并跑没有领跑的科技成果,我们的农业也会平庸化。”绿色是农业的本色,绿色发展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要求,农业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叶贞琴认为,科学技术创新是创新驱动的重要一环,将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逐渐重要的支撑牵引作用。
“功能农业是农业发展的第三阶段,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中国科学院赵其国院士在论坛上提出了这一新观点。赵院士在报告中提出,功能农业这一新概念,最早是他于2008年在《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路线图》编制过程中首次提出的,它是指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使农产品中硒、锌等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或其他功能物质(如:维生素、花青素等)定量提高的农业生产的全部过程。通过食用功能农产品,可定量满足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从而解决人们的“第二种饥饿”—“隐性饥饿”。在过去,高产农业解决了人们“吃饱的问题”,绿色农业解决了人们“吃得安全的问题”,功能农业主要是希望解决人们的“吃得健康的问题”,所以说,功能农业是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的第三个农业发展阶段。
对于功能农业的前景,赵其国院士预测:2020年,全球将推出80-100种功能农产品,仅中国产值就将达1000亿元,功能农业的占比2020年将达到1%,2030年到10%,2050年达到50%以上。
赵其国院士在报告中对于我国功能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六点呼吁,他说:“功能农业作为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并率先实践的新方向,已在我国部分省区的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希望有关部委和各级政府,提高对功能农业的机遇意识,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国家平台,支持开展示范,探索功能农业扶贫,并加强科学普及和人才教育培训。紧紧抓住这一新兴方向,把它做成中国机遇。”有关方面与会负责人也表示,将进一步针对性调研,加大支持,把我国在功能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上的领先优势,转化为农业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利根在论坛上介绍说:“山西农业大学根据山西省委、省政府部署,在功能农业领域快速布局,于2017年初组建成立了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聘请赵其国院士任名誉院长,尹雪斌博士任院长,并设立了全国首个功能农业本科专业,计划今年9月招收首批60名本科生。这些标志着功能农业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正逐步成型。”
“江苏泗洪作为我国功能稻米发展上的一个县级样板,将建我国首个功能稻米特色小镇,在特色小镇建设中,会着力集聚科技、产业、旅游和文化等一系列相关要素”,泗洪县书记王晓东在论坛时说。江苏泗洪是中国最古老稻米文化发源地,8300年前就有了稻作文化。当前,在国家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战略大背景下,针对中国最重要的主粮——稻米上该怎么改,以及如何注解中国“好粮油”的“好”字等问题。泗洪县聚焦功能粮油,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通过与尹雪斌博士团队合作,正在筹划建立江苏省功能粮油产业研究院和功能粮油产品检测认证中心,紧紧围绕1个定位,即:以一粒米为中心,做深做透功能米产业,打造“中国功能稻米之都”,辐射带动相关产业链,争取建成全国功能粮油产业先行区和样板区、全国功能农业综合示范县。在调优稻米结构、调强稻米产业中,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向科技要财富、向土地要财富、向生态要财富,为全国稻米行业提质增效探索新路。
GIO华兴控股集团CEO葛小松在论坛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作为资本方,我认为更多的应当从趋势、渠道、市场经验方面提供帮助。全球农业产业的变化,资本应当有敏锐的嗅觉,并对国内农产品的生产方向进行引导。在今年的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加快现代食品产业,加强现代生物和营养强化技术研究,挖掘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这是中央给出的方向,也是市场趋势,所以不久前GIO华兴控股与苏州硒谷科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主要目的就是推动功能农业的发展。在这次合作中,资金的支持是次要的,我们主要提供的是市场经验,因为当富硒农产品做到了标准化、定量化之后,需要的就是如何打开市场,以及未来继续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功能农业实验室主任尹雪斌博士在论坛中说:“2017年,功能农业开始不断被中央和各级政府关注,并进入中央及部委文件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各地在面对农业供给侧改革这个新命题时,路子不多、缺乏突破,以生物营养强化技术为支撑的功能农业,所生产的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很好地适应了人们吃出健康的新需求,能够带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人民增寿’的三增效应,可以有力的提升农产品的‘质’,做实‘特’字文章,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条新路径;另一方面,功能农业作为我国科学家提出的趋势性新方向,我们暂时处在了国际领先水平,借助农业供给侧改革,有望通过中央及各地政府支持,加强产业链对接创新链,进一步夯实我国在功能农业上的一马当先的优势,最终实现中国创造,服务人类健康的梦想。”
在我国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国科学院适时召开此次论坛,会上各领域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就科技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和重大意义,做了深入解析和探讨,并展示了一系列对于农业供给侧改革具备极其重大意义的代表性成果。(刘伊玲)